『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十五回[2/3页]
以百胜将军自居。竟然把水军搬到岸上,出此深犯兵家大忌的昏招。战鼓擂动,李重进一马当先冲入南唐军中,挥刀砍瓜切菜一般大肆屠杀,毫无阻碍的冲到刘彦贞跟前,大吼一声,大刀划成一道闪电,将刘彦贞劈翻在地。刘彦贞还没有看清楚李重进模样,就已经为国捐躯了,至死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主帅阵亡,南唐水军顿时斗志尽失,吓破了胆,争先恐后往淮河里逃。为了登上战船,互相推搡践踏,慌乱之中甚至自相残杀。周军趁势追击,顿时杀声震天动地。南唐水军只想逃命,没有勇气抵抗,除了少数乘船逃走,大半死在了淮河两岸。一万多名南唐水军陈尸三四十里,血水染红了淮河。残阳似血,寒鸦哀鸣。戟沉箭折,满目惨烈。此战不但击溃了南唐水军,还缴获了无数战船辎重,犹是士气大振。
李璟即位不久就攻灭了闽楚二国,其时踌躇满志,大有并吞天下之志。然则文华风流,沉浸于诗词歌赋之中,无法自拔,当年的满腔豪情,万丈锐气也早已消磨殆尽。他时常与韩熙载、冯延巳这些文臣坐而论道,吟诗赋词,极尽风雅之致。南唐承平日久,举国歌舞升平,多年未经战事。正阳一战,统军刘彦贞阵亡,裨将咸师朗被俘,一万多水军战死,举国震惊。应援使皇甫晖和都监姚凤只得退保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贪生惧死,匆忙弃城而逃。
三月十三日,柴荣抵达寿州城下,将行宫安置在淝水南侧。诸将觐见,柴荣赐坐之后,道:“正阳一战,李重进斩杀南唐神武统军刘彦贞,杀敌过万,灭了李璟的威风,挫了南唐军的锐气,打出了我军的志气威风,端的十分漂亮,朕很满意。”李重进闻得此言,挺直腰板,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不可一世之情,显露无遗。柴荣又道:“寿州城池坚厚,易守难攻,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深谙兵法,是个十分难缠的人物。我军深入南唐境内,粮草辎重转运困难,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占,因此要早日攻克。”李重进道:“陛下放心,一个月之内,臣一定攻破寿州。”柴荣笑了一下,道:“咱们在攻打寿州,李璟也没有坐以待毙,一定在调兵遣将增援寿州,因此话不能说的太满了。”顿了一顿,又道:“当初围攻太原,我想一座孤城,命悬一线,破城而入,容易之极,不想费尽周折,太原城还是好端端的,可想攻打坚城十分不易。就算最后攻破寿州,伤亡也必定惨重。”李重进问道:“陛下的意思是绕过寿州,攻取别的地方。”柴荣摇头道:“寿州乃淮西重镇,一定要攻破,不过要攻抚并用。寿州不是太原,刘仁瞻也不是刘崇。刘崇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刘仁瞻却不是。能够招抚刘仁瞻弃暗投明,乃是上上之策。攻为抚用,同样抚也为攻用,两者并行不悖,因势利导。软硬兼施之下,寿州顽抗不了多久。毕竟强攻硬打,或多或少会有伤亡,能够兵不血刃得到寿州,自是再好不过。”李重进恍然大悟,柴荣的策略是既拉又打,两手都要强硬。姺峯尒説蛧
柴荣又道:“李相。”李谷见他终于点到自己,以为要当众追责,为了推卸退兵的过失,于是先入为主道:“为了保住浮桥,臣才下令退守正阳,请陛下明鉴。”他不自责认错也就罢了,还百般辩解,柴荣心中虽然不悦,但是眉宇间却不露痕迹。要不是他临阵胆怯,狼狈退兵,说不定早已攻破寿州了。思来想去,还是自己识人不明,择人不善,倘若一开始就以李重进为攻伐南唐的主帅,说不定不会如此大费周折。柴荣道:“攻伐南唐的事就交给李重进了,你改判寿州府事,主司安抚寿州百姓及善后事宜。”这些事务虽然繁琐,但却是李谷所擅长的,当下领命说是。柴荣又道:“退兵的时候,损失了多少粮草辎重?”李谷道:“退兵十分匆忙,损失了大半粮草辎重,不过正阳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南唐水军的战船和军械粮草尽为我军获得,目前粮草军械充足。”
柴荣点了点头,道:“数万军马人吃马嚼,粮草不足会动摇军心,从大周境内转运粮草毕竟要跋山涉水,不如就地征粮。你亲自安抚寿州城外百姓,告诉他们,朕视他们为治下子民,周军也秋毫不犯,要他们安安心心各事生产,该种庄稼的种庄稼,该做买卖的做买卖,市不易肆,一如既往。购买粮食的价钱要高于市价两成,买卖自由,不要强买。”李谷知道这些举措意在安抚寿州附近百姓,当下颔首说是。其实柴荣这么做,还有一层深意。这次御驾亲征,要将江北之地悉数纳入大周版图。如此一来,江北的百姓也都成为了大周的子民。既然都是治下子民,一视同仁,理所当然应该善待。
次日,柴荣带领众武将来到寿州城下。李重进对着城上南唐守军大声道:“皇帝陛下驾临,叫刘仁瞻出来说话。”刘仁瞻正在城楼上查视敌情,当下走到城墙边,不亢不卑道:“我就是刘仁瞻。”柴荣坐在马背上,抬头仰望,但见刘仁瞻神态威严,朗声一笑,道:“好一位威武的将军。”刘仁瞻处之淡然,道:“过奖了。”柴荣道:“寿州城处于团团围困之中,不但有数万精兵,还有不计其数的民夫协助攻城,旦夕可破。朕不愿生灵涂炭,只要将军打开城门投降,朕仍以你镇守寿州。君无戏言,望将军审时度势,弃暗投明。”刘仁瞻见他劝降,昂然道:“我生是南唐人,死是南唐鬼,决计不会投降。”柴荣道:“将军不为自己着想,难道还不为阖城百姓着想?”刘仁瞻道:“阖城百姓与刘某一样的赤胆忠心,面对强敌,都视死如归,没有一个人会投降偷生。你来劝降,只是徒费口舌。”柴荣见他语气决绝,不禁艴然作色,厉声道:“朕于江北之地志在必得,天威所至,望风披靡,无所阻碍。城破之时,你一定会追悔莫及。”刘仁瞻肃容道:“我早已下定决心,与寿州城共存亡。万一不幸真的城破,我也不会苟活。”柴荣还要再劝降,刘仁瞻却持起巨弓,拉的满月也似,射向城下。羽箭激射而来,李重进看得真切,当即拔剑斩落,怒道:“刘仁瞻,你好大的胆子。”刘仁瞻心中暗叫‘可惜’,放声大笑道:“我别的本事没有,胆量足够大罢了。柴荣,我南唐与你大周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你觊觎我南唐富庶,悍然侵袭,简直残暴不仁,不啻桀纣之君。我誓与寿州共存亡,你劝降的阴谋诡计不会得逞。若是你知道廉耻,就立即退兵。如若一意孤行,寿州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柴荣苦口婆心的劝降,却反倒遭来辱骂,犹是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攻城。号角战鼓声中,四面八方的周军扯起嗓子呐喊吼叫,潮水一般涌向寿州城。赵匡胤带领殿前军冲向城南,趟过护城河,逼近城门。早在正阳大战之前,刘仁瞻就未雨绸缪,准备军械,备战守城。南唐守军眼见一彪敌军逼近城门,当下纷纷用强弩射箭。这些箭非比寻常,粗壮如椽。每箭之发,都发出刺耳的嘶鸣之声。霎时之间木箭铺天盖地,密集如雨。赵匡胤毫不惧意,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一支木箭发出刺耳的尖叫,激射而来。张琼看得真切,叫道:“让开。”飞身扑出,推开赵匡胤,为他挡了这一箭。木箭穿透他的大腿,巨痛之下,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吼叫。赵匡胤见他伤处血流如注,急道:“张琼。”张琼却是恍若未闻,饶是他铁打一般的人,也经受不住这一箭,已然昏了过去。他生死未卜,赵匡胤心急如焚,当下抱起,奔回营寨,呼喊军医。
军医闻讯奔来,赵匡胤大声道:“快看看他死了没有?”军医试了试张琼的鼻息,又翻起他的眼皮看了看,道:“他还有一口气。”言下之意,奄奄一息,命若悬丝,随时都会死去。赵匡胤持剑吼道:“快救活他,不然我杀了你。”军医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粗的箭射穿人体,不禁束手无策,皱眉道:“这么粗的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让我想想办法。”赵匡胤顿时火冒三丈,怒道:“等你慢慢腾腾想到办法,只怕他早就死了。”眼见张琼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吼道:“快想办法。”心想:“你若不幸死了,我必为你报仇雪恨。”
正在这时,苗训走来。原来赵匡胤随驾出征,为公为私,把他也带在了身边。赵匡胤知道他精通医术,比起眼前这名军医高明多了,忙道:“张琼昏了过去,请先生救他。”苗训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冷静,道:“把他抬到我的帐篷里去。”两名殿前军当下把张琼抬进帐篷。苗训当下右手疾刺,施以银针,给张琼伤处止血,神色凝重道:“要救他,先要把这支箭拔出来。可是这支箭这么粗,万一拔出来,流血不止,一定凶多吉少。”赵匡胤原本想伸手拔箭,但是听到最后,不禁犹豫不决,咬牙切齿道:“刘仁瞻,张琼若是活不成,我必亲手杀了你。”
说话之间,张琼竟然醒了。赵匡胤道:“兄弟,你疼吗?”关切之情,形于辞色。张琼咧嘴一笑,道:“疼是有点疼,不过算不了甚么。”赵匡胤道:“我现在把箭拔出来,你忍着。”张琼瞥了一眼伤处,满不在乎道:“我自己来。”赵匡胤心想不拔出箭是必死无疑,拔出箭是九死一生,当下点头道:“好吧,你自己来。”张琼道:“我要喝酒。”赵匡胤道:“我给你去拿。”柴荣治军极其严厉,除了赐酒,绝不允许军中酗酒,可是事有从权,为了救人,还是给了一坛御酒。张琼大口喝酒的时候,苗训剪开他的裤子,准备药物。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张琼笑道:“苗先生,好了没有?”苗训颔首道:“我都准备好了,可以拔箭了。”张琼紧紧握着木箭,陡然大吼一声,拔了出来,顿时血如泉涌,溅的赵匡胤和苗训浑身血迹斑斑。苗训见多了病人,比起张琼伤重的人也曾见过,心中波澜不惊。当下敷抹药粉,包扎起来,手法娴熟之极。赵匡胤虽然也是铁骨铮铮之人,见此情状仍不免为之动容。张琼虽然疼的冷汗涔然,如同雨滴一般滚落,脸上却神情自若,犹是大口喝酒。
赵匡胤问道:“苗先生,他的箭伤几时能好?”苗训道:“他的骨头断了,最少要静养一百天。这一百天里须卧床静养,绝不下地走路,不能吃辛辣之物,不能饮酒。”张琼一听,居然有这么多规矩,急道:“要静养一百天,不能走路,还不能喝酒,比杀了我还要难受。”苗训微微一笑,道:“今日之酒,为了止痛,喝就喝了,不过这一百天之内务必滴酒不沾。”张琼用力摇头,道:“这可不成,要是不许喝酒,还不如现在就杀了我。”赵匡胤道:“苗先生精通医术,他的话必须要听。你不好生静养,万一成了瘸子,以后怎么和我并肩作战?”张琼闻得此言,默不作声。赵匡胤又道:“你伤的这么重,我差人送你回家养伤。”张琼摇头道:“我不回去。”赵匡胤反问道:“不回去谁照料你?要想早日回到战场,就要安心养伤。”当下吩咐两名殿前军士护送张琼回家。
刘仁瞻抱着与寿州城共存亡的决心,死守城池,周军虽然不分昼夜攻打,怎奈寿州城固若金汤,始终岿然不动。寿州虽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但是却不是孤军奋战。驻守在涂山的两万南唐军既有水军也有步军,与寿州遥相呼应,不停的寻隙袭扰。周军既要攻打寿州城,又要防范涂山的南唐军偷袭,疲于应付。不仅如此,增援寿州的南唐军也渐渐逼近。寿州久攻不下,周军还有被南唐军包围的危险。柴荣为肃清寿州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第四十五回[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