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回  大宋江山第一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八回[3/3页]

  那就是要准备对四方用兵了。

  正在这时,王著入殿道:“陛下,车驾准备好了,甚么时候出巡?”柴荣道:“现在就走。”君臣一行来至慈恩寺,扈从的殿直亲兵迅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包围了寺院。柴荣下了御辇,只见寺外站着一群僧人,旁边一堆木头,显然是为举火自焚准备的。不禁心中冷笑,这么一小堆木头,哪里烧的死人,烧死几只蚂蚁还差不多。柴荣没来之前,寺院外就聚集了一些百姓信徒。现在天子御驾亲临,围观人等越来越多,眨眼的工夫就已经人山人海了。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嘈杂不堪。范质皱眉道:“驱离无关的闲杂人等,一个也不留。”殿直亲兵当下抡起棍棒皮鞭,驱赶围观人群。柴荣胸襟辽阔,心想自己连骂名都担了,何惧人们围观议论,于是摆手道:“人们要看,不必驱赶,正好做个见证。”殿直亲兵当下收了棍棒皮鞭,只是手持刀枪,站成一排,把人群隔开。

  柴荣扫视众僧,问道:“谁是广智和尚?”一名六旬僧人口宣佛号,合什道:“贫僧正是广智。”他身穿一袭灰色僧衣,长眉宽额,神情肃穆,宝相庄严。张永德见他只行佛礼,而不行跪拜大礼,极其傲慢无礼,大声道:“见了陛下,为何不行大礼?”广智结交的皆是达官贵人,见多识广,虽然柴荣御驾亲临,却不慌张,神情静若止水,从容不迫道:“我乃佛门中人,只跪拜佛祖,不跪拜世俗中人。”张永德见他倔强,而且语气中颇有分庭抗礼之势,大声道:“来人,把他按下去,给陛下行跪拜大礼。”原来他想只要广智跪下去一拜,就算认输了,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几名殿直亲兵当下一拥而上,有的掐脖子,有的压腰,要把广智按倒在地。

  柴荣摆手道:“算了,牛不吃草,强压头也没有用。”那几名亲兵当即退下。柴荣问道:“朕问你,何谓佛?”广智道:“佛是仙人中之最尊者,乃释迦牟尼。”柴荣嘿嘿冷笑,道:“你说的是寺院里的佛像,而非佛。听你说话,朕就知道你并不精通佛法。朕来告诉你,佛既是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只要觉悟,皆可成佛。”广智见他比自己还精通佛法,心中大惊。好在他毕竟是佛门中人,心中虽然惊诧,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

  柴荣又道:“朕再问你,佛教教义是甚么?”广智回道:“佛视一切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柴荣道:“这么说来,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了?”广智答是也不是,答不是也不是,于是使出了惯用的伎俩,合什道:“阿弥陀佛。”他的佛法并不精深,与人交谈之时,常常语焉不详,似是而非,故弄玄虚,云山雾罩。一旦回答不出的时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让别人自己去揣测。越是这样神神秘秘,别人竟然越觉得他佛法深不可测。一言以蔽之,就是信奉佛教之人先入为主,先就觉得佛法力无边,僧人说甚么都是对的。

  柴荣道:“把寺院里能搬的东西全都搬出来。”广智急道:“寺院乃佛门清静之地,不可造次。”张永德怒道:“闭嘴,再啰嗦一句,割了你的舌头。”言罢带领殿前亲兵冲进了寺院,将寺院里的物件统统搬了出来,甚么桌椅板凳、碗筷衣物,分门别类,一堆堆摆放整齐。寺院里的东西大白于天下,广智再佛法高深、深沉内敛也沉不住气了。柴荣见他额头冒出了冷笑,揶揄道:“天并不热,你怎么出汗了?”广智心中发虚,又是一句’阿弥陀佛’。张永德道:“陛下,能搬的东西全都搬出来了。”柴荣道:“朕来看看,这里有些甚么东西。”张永德道:“陛下请看,这几箱都是金银财宝。”地上共有八个大木箱,金银铜钱、古董字画,一应俱全。

  柴荣问道:“这许多钱财,来自何处?”广智道:“都是香客信徒们布施的,没有一件东西,来历不明。”柴荣冷笑道:“好一句‘没有一件东西,来历不明’。朕再问你,佛教教义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寺院里钱财无数,为何不用来救济天下贫苦之人?”广智道:“这些钱财是用来铸造佛像的。”柴荣追问道:“铸造佛像是为了甚么?”广智被问得理屈词穷,想了半天才道:“铸造佛像是为了普度众生。”柴荣大声道:“一派胡言,既然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普度众生,何不拿来救济穷人?为甚么要大费周折,铸造佛像?”顿了一顿,又道:“信徒香客们布施香油钱,你们是不是会说,布施的越多,福报越多?那么不布施香油钱,是不是就没有福报了?”并不指望广智回答,走到一堆佛经前。张永德道:“陛下,这里有许多房契地契及借据。”柴荣冷笑道:“你这里房契地契比佛经还多,你们平日是看房契地契还是诵念佛经?”广智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闭上眼睛,索性来个不理不睬。

  张永德拿起一摞借据,道:“陛下,这是借据。”柴荣随手抽了一张,念道:“显德元年五月初四,万顺德向慈恩寺借钱五十贯,双方约定每月利钱二分,半年为限。逾期不还,以家传玉璧相抵。口说无凭,立此为据。”念完之后,觑眼斜睨,道:“一个月就是二分利钱,也就十贯钱,半年就是六十贯。半年的时间,净挣六十贯,这真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对着围观百姓道:“谁是万顺德?”一个中年男子畏畏缩缩道:“草民就是。”柴荣招了招手,道:“到朕跟前来说话。”当下便有一名殿前亲兵将万顺德押了过去,并命他跪下。

  柴荣见他诚惶诚恐,道:“不要害怕,朕问你一件事,这张借据是怎么回事?”万顺德道:“草民原本做些小本生意,可是赔了些钱,想把赔的钱再挣回来,只是苦于没有本钱,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向寺院借钱。想不到寺院真够黑心,不但一个月收二分利钱,还要以我家的祖传的玉璧做为抵押。我原想挣了钱,就能够还清借贷,再说有求寺院,只得答应,签字画押。那知道人走起霉运来,城墙都挡不住,最后终于赔得血本无归,那祖传玉璧也归了寺院。事后才知道,广智和尚觊觎玉璧不是一天两天,这是他做的局挖的坑,骗我跳进去。那玉璧传了十几代,是我家的传家之宝,价值至少一千贯钱,就这么给寺院骗走了,求陛下给草民做主。”说到最后,已然声泪俱下,不住的磕头。磕到后来,额头已然皮开肉绽,血流满面。

  柴荣道:“既然广智骗了你家的玉璧,为甚么不报官?”言罢回头看了王著一眼,王著道:“陛下,他曾经到开封府报过案,可是又拿不出真凭实据,因此臣没有受理。”柴荣点了点头,对张永德道:“找找看,有没有他说的玉璧。”又怕万顺德说假话,问道:“你家祖传玉璧是怎么样的?”万顺德道:“那玉璧有巴掌大,通体翠绿,奇的是有一圈细如发丝的血红色脉络。”张永德搜了一阵,找到一个翠绿欲滴的玉璧,凝目而视,果然有一圈细如发丝的脉络。脉络血红,十分显眼。

  张永德把玉璧交给柴荣,道:“请陛下过目,正是他说的玉璧。”柴荣拿着玉璧,对广智道:“这件事情,你有甚么说法?”广智心中早已虚了,知道只会越说越黑,只得来个死不认账,缄默不语。柴荣道:“这件事朕替你做主,完璧归赵。”万顺德接过玉璧,千恩万谢。柴荣拿起那一摞借据,朗声道:“还有谁向寺院借了钱?”人群里传出声音,数十人跪到了柴荣,异口同声指责广智放高利贷,牟取暴利。柴荣道:“朕为你们做主,不必还钱了。”言罢将一张张借据撕成碎片。人们又惊又喜,高呼‘万岁’。

  张永德拿起一件袈裟,道:“陛下请看,这件袈裟上金线纵横交错,其间点缀着无数宝石,看样子极其珍贵。”柴荣冷笑一声道:“你这件袈裟看起来比朕的衮服贵重多了。”那件袈裟名为‘八宝袈裟’,比之万顺德的玉璧更加珍贵。广智视若珍宝,只有在重大法事及佛祖生辰的时候才穿。平时锁在密室,除了他本人,别的僧人难得一见。他神情大变,道:“这是我的八宝袈裟。”柴荣道:“佛门中人本该六根清净,戒贪戒嗔,一件袈裟就价值连城,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假和尚。朕告诉你,朕要亲手推倒佛像,你要舍身护佛,朕就成全你了。”转头对张永德道:“多砍些木头来。”张永德当下吩咐殿前亲兵拆毁寺院里的木门窗棂,并把桌椅板凳放入其间,然后点火烧着。火堆四四方方,长约六尺。浓烟滚滚,烈焰冲天。柴荣厉声道:“火给你们点着了,进去罢。”众僧人看着熊熊大火,均想一旦蹈入火海,不烧成灰烬才怪。他们原本就是酒肉和尚,怎么会真的视死如归,舍身护佛?虽然热气逼人,但是都吓得冷汗涔然,面露恐惧之色。一个僧人跪下道:“陛下饶命。”他这一跪,众僧都跟着下跪。广智知道再做无谓的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也只得跪下,乞求饶命。虽然寺院没有了,半生的心血付之东流了,但是老命还在。从前穷的走投无路,于是私自剃度。做了假和尚之后,大肆敛财。现在又被柴荣打回了原形,岂非因果报应?柴荣道:“将他们带回开封府,悉数勒令还俗。”王著当下吩咐开封府差役把众僧押回开封府。

  柴荣走进寺院,步入正殿,眼见佛像金光灿灿,叹道:“这是多好的铜啊,铸成佛像,岂不可惜了?拿利斧来。”张永德递上利斧,柴荣大喝一声,挥动利斧,斩断佛像的一只手指,道:“推倒佛像,运回宫中。”张永德当下下令,推倒佛像。殿前亲兵于是拿来又粗又长的绳索,套住佛像颈项,数十人一齐拉动绳索,‘轰’的一声,佛教倒塌在地,头颅与身体分离,臂膀手指也断成数截。然后载了数辆马车,运回皇宫。

  柴荣身体力行,斩断佛像手指,废除了慈恩寺,各州府县的官员岂敢懈怠,阳奉阴违?各地紧锣密鼓的废除没有敕额的寺院,一时之间流言四起,说道这是劫难。在柴荣看来,僧尼不事生产,坐费粮食。与其终日无所事事,空谈虚无缥缈、云里雾里的佛教教义,莫若种田耕地,劳作营生,自给自足。佛像皆是精铜,与其供人供奉参拜,莫若熔成铜水,铸成铜钱。佛像由一件死物变成铜钱,流通起来,无论国家还是民间都能富庶起来。这不正印了舍身度人,普度众生的佛教教义吗?此举百利而无一害,于国于民皆有有利,自是不遗余力的推行。

  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粮食不足,不但百姓饿着肚子,国家也危机四伏。在废除没有敕额寺院的同时,招抚流民,耕种土地。中原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致使大量土地荒废,无人耕作。尤其契丹曾经掳走大量汉人,致使有的北方村落十室九空,十里之内荒无人烟,并非罕见,而是比比皆是。下诏无论何人,都可以耕种无主荒地,并免除一年内所有租税,诏曰: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庄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如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如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应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人户,自蕃界归业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

мχƒ∂χχ.¢σм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第三十八回[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