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三)永昌新政  家兄朱由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后记(三)永昌新政[2/3页]

  的土地不够养活一个家族,那农民逃亡就会开始出现。

  农民一旦开始逃亡,那就代表阶级矛盾难以缓和,继而出现的就是农民起义。

  能察觉到这种现象的人并不算少,早在乾圣十七年,当时的南直隶凤阳府泗水知县田文镜就曾经上疏,言:

  “凤阳百姓生育儿女众多,田亩均分甚少,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同时,田文镜也在奏疏中说道:“地方官员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当更天下弊事。”

  这份奏疏被乾圣皇帝朱慈燃留中,虽然没有处理,但也说明朱慈燃已经上心了。

  如今,这份奏疏在朝会中被拿出,显然朱和垠是想把所有的矛盾都解决。

  对此,颜胤绍、孙可望、李定国这三名阁臣分别献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他们的意见,朱和垠思虑过后便令其草拟章程,即日执行。

  五月二十五日,三大阁臣对皇店、工厂、盐矿酒茶四课司提出要深察的办法,对军队军官进行考核,对官员、兵马司、衙役,地方衙门体系及地方均田政策进行查缺补漏的解决办法。

  二十六日,皇帝朱批、内阁执行。

  六月初二,内阁任命户部主事田文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携领三司官员巡抚地方。

  初三,保守派官员联合上疏弹劾新政,朱和垠大怒,将跪于乾清门的三百余名官员驱逐出京,外放岭北为官。ωωω.мχƒ∂χχ.¢σм

  见到皇帝手段如此,一些保守派官员纷纷开始骑墙观望了起来。

  他们死死盯着田文镜的行动,但凡田文镜有丝毫不对的地方便立马上疏弹劾,然而得到的结果只有皇帝对弹劾奏疏的留中不发。

  见皇帝如此支持自己,田文镜也底气十足的大查彻查。

  仅六月一个月,田文镜就查出北直隶当地的皇店之中有空额一千四百二十七位,每年吃空饷一万七千二百余两。

  这样的结果让朝野震动,须知这仅仅是一个地区衙门的现象,而这样的地区大明还有三十四个。

  如果每个地区都能查出如此成绩,那田文镜仅转一圈下来,就能为大明节省几十万两。

  得知情况的朱和垠不敢松懈,而是派出太子朱怡铉、阁臣李定国负责五军都督府将官考核,赐田文镜尚方宝剑,以代天子狩。

  得到了助力的田文镜也没有闲着,而是迅速对北直隶地区的工厂、盐矿酒茶等衙门进行检查。

  七月,经过田文镜一个月的努力,北直隶地区二百七十六家国营工厂被查出空额五千七百二十四位,空饷七万三千余两。

  八月,田文镜又在北直隶的地方衙门通过考核,而清理出了七百多个占着位置不做事的子弟官员。

  九月、十月、冬月……

  田文镜以一季查一省的速度,由北向南,由关外向关内、向中南的速度京察而去。

  一些皇店、工厂见状连忙补齐空额,子弟官员见状也连忙学习,以此来躲过这个“田阎王”。

  只是他们的把戏瞒不了一个真心想要查案的人。

  田文镜每到一地,就将与官员沾亲带故的人点出,派人去查他的消息。

  如此一来,虽有些费时费力,但这些人过往的经历却能被田文镜一一道出。

  本该上班的时间却在乡野游玩,仅凭这些,田文镜就能将管事官员扣下,随后询问工厂工人,继而将官员与占据空额的人一同送入刑部。

  田文镜的行动让大明忙碌了起来,而大明一旦忙碌,那诸藩也即将得利。

  从年初开始,伴随着大明迁移的政策宽松,因为国内压力和外部条件丰厚而想要迁移的人便源源不断的进行迁移。

  据户部尚书王宕在岁末的奏疏中,从正月初一到同年腊月初一,迁移司一共处理了六十二万宗迁移事物,发放移民铁牌一百八十六万余块。

  在王宕的估计中,这一年如果过去,那移民海外的人口恐怕接近二百万。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流入了齐国,四分之一流入了大明较为偏远的省、司,例如昆仑、河中、泰西、南州等地。

  至于剩下的四分之二,基本都流入了诸藩之中,人数百万左右。

  这人口看似不多,但足以让诸藩高兴许久。

  只不过高兴之余,诸藩之中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明迁移出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中学毕业的,有一定的技能在身上,这样的人口质量自然不用多说。

  不仅是缺人的昆仑诸藩想要,就连人挤人的小西洋诸藩也垂涎欲滴。

  经过乾圣、永昌两朝二十年的发展,眼下小西洋诸藩二百余国的国民人口数量两千一百四十二万,土民两千二百五十余万,耕地三亿亩左右。

  看上去,似乎人均接近七亩,很是富足。

  可是,这个时代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像大明和齐国一样能大量使用各种化肥来增产。

  自从印度厮当引进大明的粳米种植后,亩产便基本保持在三百至三百四十斤。

  看样子似乎可以人人吃饱饭,但问题在于大明移民到达藩国后,印度厮当地区藩国给予的条件是均十亩耕地。

  也就是说,以诸藩的土地来算,他们能维持的国民人口也只有仅仅三千万。

  每一批国民的抵达,都需要当地无数土民贡献出土地才行。

  如今年,迁移到印度厮当的国民足有四十二万,为此诸藩就能从土民手中拿到四百二十万亩土地来发放给国民。

  不过这对于它们来说也并不困难,毕竟藩国的土地都属于藩国,而不属于土民,国民拥有终身使用权,但土民可没有。

  他们等同是土地上的短工,一旦藩国想要回收土地,他们几乎没有办法阻止。

  当然,上百万土民之中并不缺乏有血性的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后记(三)永昌新政[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