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17章 南京大学[2/3页]
加速这个进程。
好在他对父王也是挺了解的,估摸着这是又打算下重手了,所以要铺垫。于是他也就直截了当配合:
「孩儿愚钝,不知父王有没有什么妙法,可以加速这个进程,让四夷能更快被解决,不至于为我大明边患?无论是革新财赋,还是励精图治晋贤汰庸,孩儿一定严明法度。」
朱树人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顺势往下说:「财赋变法,硬骨头暂时已经啃过去了,废丁分籍已经试行多年,南方各省已经全部推广。未来只要继续往北方推广,慢慢微调即可。
朝廷税制,也不能朝令夕改,前几年刚改过,后续越稳越能树立权威。最好二十年都别动了。
眼下革新弊政的关键,到了用人和科教上。科举之法,已经沿用千年,科举本身无错,但错就错在所试科目不能与时俱进。
八股文章,理论上只能考察一个人知不知德,甚至都无法考察他是否知行合一、知德而行德。至于才干,呵呵八股能考察出什么实干之才?
既然从前宋开始,科举便能加入武举,那将来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加入别的科目,从此分门别类,各科各选其才。唐宋时,便有明法、明算,可惜后来进士一家独大,诸科除武举外渐渐废止。
如今又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当去芜存菁,革故鼎新,裁汰汙滥,增补新学。恰好此番科学院又招募了不少才干之士,补足了一些科目。
孤打算先在南京,筹建一所新学,花上数年时间,培养新学人才。待这些才学之士毕业,便增开新科,与进士科并举。」
朱慈煜耐心听着,对这个说法,他内心倒是也很赞同的,并不是因为父亲的威望,而是发自肺腑赞同。
因为朱慈煜本人也是从小接受过理工科教育的,方子翎教了他很多数学和物理常识,还有博物学知识,朱慈煜的学术眼界其实比朝中很多腐儒大臣都要开阔得多。
于是他闻言立刻振奋地附和:「这个想法好,父王,不知这个想法……对外还是要您向天下公布,还是孩儿可以作为自己的想法,向内阁力陈推进?」
朱树人难得停顿了一下,释然一笑:「你都二十二了,过完年就是二十三。亲政之前,尊老敬贤的姿态也摆够了,如今也该自己立威了。」
朱慈煜恍然,连忙表示这事儿由他提出,后续请父王在朝堂上表示支持即可。
定下思路之后,朱慈煜又转念一想,居然颇有政治智慧地请教道:「设立新学,与科举另开新科,实则有数年的时间差。
既如此,为了循序渐进,让反对者不至于抱团激烈反抗,是否可以把这两件事情分开宣布?」
朱树人闻言,难得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想得很好,已经会注意分化反对者的势力了。不过,这一点为父也想到了,只可惜,史阁部未必还有这几年的寿数。
他毕竟德高望重,他与孤一同鼎力支持,新政才容易板上钉钉。为父终究没当过几天大明的文坛领袖,需要多几个久负文名的学宗泰斗来表态支持这事。」
朱慈煜这才彻底理解了父王的良苦用心。
史可法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连续好几年没上朝处理政务了,纯粹只是挂名,每天在江宁的疗养院里养老。
听说今年病情又加重了,身体很不好,如果先办南京大学,过几年等南()京大学第一批理工科毕业生出来,再讨论开新科考试的话题,那史可法未必活的到那时候。
就让史可法为大明发挥最后一点号召力吧。
……
数日之后,在南京朝廷的又一次朝会上,负责文教工作的礼部尚书顾炎武,正式提出了设立「南京大学」的奏请,希望朝廷能顺应时势,与时俱进,设立新学。
除了顾炎武之外,已经另外升调其他清贵闲职的吴伟业,也表达了附议,并且补充了一些奏请细节。
吴伟业曾经是朱树人在国子监时名义上的授业恩师,后来朱树人掌权后也让他担任礼部尚书,他升调走之后才让顾炎武补上来的。
顾炎武执掌礼部时,工作政绩的重点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第417章 南京大学[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