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46章 谁赞同,谁反对?[3/3页]
错,陛下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天下人都说陛下不能容人,就连自己唯一的弟弟也杀死了,陛下又该怎么办呢?
这一次,太宗皇帝依旧没有听从袁盎的劝谏,一意孤行,仍下令让兵卒押送刘长前往蜀地。
有趣的是:在押送刘长前往蜀地的囚车之上,有一张太宗皇帝亲自提笔的封条,写着‘车门开,首犯族,从犯死,见而不阻者,尽流三千里’。
于是,刘长就坐着这辆囚车一路向西,一直走到了雍地,都没人敢打开囚车的车门,为刘长送上一口吃食;
到了雍地,饶是再怎么身强力壮,刘长也终究抵不过饥饿,就此死去。
得到消息之后,太宗皇帝‘非常伤心’,甚至含怒将押送刘长的囚车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的官员全部杀死!
至于原因,也非常有趣。
——朕让你别开门,你就不开门?
——朕的弟弟都让你们这群狗官给饿死了,你还跟我说什么门???
直到何时,袁盎第三次站出来,才终于说出了真正想说的话。
袁盎说:陛下还是代王时,(薄)太后患病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陛下亲尝汤药,日夜不离太后左右;
如此孝行,哪怕是曾参都曾感到为难,而陛下却毫无缺漏的做到了,这说明陛下比曾参都还要孝顺得多。
诛灭诸吕之后,陛下又从代地出发,走进凶险难料的长安城,即使是孟贲、夏育的勇武、果敢,恐怕都不及陛下之十一。
群臣请陛下即位,陛下推辞了足足五次,而古时的大贤许由,也才推辞了一次而已。
在这三件事情上,陛下都远比古时的圣贤做的还要好——有孝行,有勇气,又懂得谦逊,这已经是旷古未见的崇高德行了。
如此德行,又怎么需要担心区区一个淮南王刘长,就会让陛下蒙受污点呢?
况且陛下没有处死淮南王,而是让淮南王去蜀地,本就是为了保护犯了错误的弟弟,想要让他改过自新,导致淮南王死在途中的,是那些沿途官员,罪并不在陛下啊······
于是,太宗皇帝一边感叹着‘世事无常’,一边将袁盎这番话原封不动的放出风去,并送到了天下绝大多数人的耳边。
之后,也终于采纳了一次袁盎的建议,将刘长的三个儿子全部封王,将淮南国全部分给了刘长的儿子们。
从那时开始,推恩策,逐渐走进朝堂百官的视野当中。
而今日,夏雀之所以担心自己会因为‘选十个人觐见’的事,而被那些没有被自己和汲黯选中的大佬撕碎,也正是因为袁盎的一件光辉事迹。
太宗皇帝曾经有个十分宠幸的宦官,名曰:赵同。
仗着太宗皇帝的宠幸,赵同时不时也会恶语中伤袁盎,虽然伤不到袁盎的根本,但也让袁盎为之感到担忧。мχƒ∂χχ.¢σм
按理来说,这如果是两个朝臣之间的茅盾,那大概率会发展成袁盎和晁错二人之间那种‘延绵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但因为赵同十个内侍,这件事便以一种十分滑稽的方式,迅速画上了一个残缺的句号。
某一天,太宗皇帝乘车外出,赵同自然是陪侍于左右;
结果走到一半,袁盎直接就跪倒在马车前,一阵言辞的说:陛下作为九五至尊,应该请上御辇同乘的,都应该是天下闻名的英雄豪杰、满腹经纶的治国之士;
如今,我汉家虽然缺少英雄豪杰、治国之士,但陛下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去和一个刀锯之下剩下的东西坐在同一辆车里啊???
于是,文帝放声大笑,当即就让赵同滚下车去,从此不再宠幸赵同。
而对于宫人而言,得宠之后又失宠,自然就意味着万劫不复······
也正是在这件事之后,袁盎才真正在朝堂内外名声大噪,闯出了‘就算不和袁盎交朋友,也不要拒绝袁盎的善意’的名声来。
因为这件事告诉长安朝堂内外:我要是想弄死伱,也就是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话的事······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第446章 谁赞同,谁反对?[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