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一场战斗,尘埃落定  明末:从揍崇祯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4章 一场战斗,尘埃落定[1/3页]

  “领命!”

  马贵快步走向旁边织网的渔民,开始询问。

  这么一问,坏事儿了。

  一声呼哨。

  这个渔村所有渔民,都同时动了起来。

  这个时候,崇祯才注意看到这个渔村里面只有男人,没有老人,没有小孩,没有妇人。

  所以,这个所谓的渔村根本就不是渔村而是藏兵之地。

  因为,随着一声呼哨,目光所及之处,所有渔民都拿出了他们的武器。

  或刀或鱼叉或是抬枪。

  没错,就是抬枪。

  作为曾经的大明皇帝,军队里面的抬枪他还是见过的,两个人抬着才能使用,长度差不多快有一丈了。

  这回终于知道为什么刚才这些渔民看到他们将近200人顶盔贯甲的,走进来居然没有半点慌神。

  原来。

  有着这种利器,不怕甲胄是正常的,有这玩意儿在,穿铠甲跟不穿铠甲,结局都是一个样。

  崇祯不知道这种利器哪怕到了清末,都依然在使用,并且很好使。

  曾国藩打太平军,靠的就是这种利器,结硬寨打呆仗,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打到覆灭。

  左公抬棺入疆,收复南北疆,靠的也是抬枪。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靠的也是抬枪。

  可以说,哪怕这玩意儿是明朝的时候发明的,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的时候依然还有用。

  而且有大用。

  抬枪抬枪,顾名思义要抬着才能开枪。

  因为这个枪确实很长,快要有一丈长了,足足两米多,需要有一个人在前面抬着,后面一个人瞄准开枪。

  正是因为枪管很长,所以射程很远,威力也很强。

  射程远到什么程度?

  远到可以打500米,依然可以贯穿铁甲,但这玩意儿打500米不好瞄准,毕竟没有膛线。姺峯尒説蛧

  但如果集群使用,只要是枪支质量过得去,那绝对是战场上的杀人凶器。

  当然这个枪也有致命的毛病,第1个缺点是太重了,整枪有16公斤。

  也就是就这么一杆枪已经30多斤了。

  运动起来扛着这杆枪跑起来确实是慢点。

  第2个缺点就是装填太慢,熟练的枪手基本上也要三分钟左右才能打一枪。

  当年清晚期,第1次鸦片战争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广告看,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第44章 一场战斗,尘埃落定[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